电信网络诈骗是xg111企业邮局指通过电话、网络和短信方式,编造虚假信息,设置骗局,对受害人实施远程、非接触式诈骗,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xg111net企业邮局犯罪行为,通常以冒充他太平洋在线下载人及仿冒、伪造各种合法外衣和形式的方式达到欺骗的目的,比如冒充公检法、商家公司厂家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、银行工作人员等各类机构工作人员,伪造和冒充招工、刷单、贷款、手机定位等形式进行诈骗手机号码转让。
银行工作人员在工作当中是不是经常能碰到网络诈骗的案例?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手机号码转让!
案例1
中行徐州分行某网点接待了之前在网点开公户的刘先生,他向新吴庄网点咨询个体工商户支付宝领取补贴问题手机号码转让。“补贴”“支付宝”“扫码填信息”这些敏感词汇一下子引起了对公会计的注意,初步判断客户可能遇到了电信网络诈骗,于是进一步向刘先生了解情况。
案例2
一位张奶奶神色匆匆地来到 中行徐州分行某网点,要求大堂经理协助她把定期10万元转账到某个无锡他行账户手机号码转让。大堂经理询问后得知,张奶奶收到自称是她孙子大学辅导员的电话,说张奶奶的孙子在无锡遭遇车祸,送去医院急救,ICU治疗需要支付大额医药费。张奶奶焦急万分,又心疼又焦急,眼泪都出来了,对方还不断催促她快点汇款。大堂经理先安抚了张奶奶的情绪,又以汇款业务审核收款账户为由头,在征询张奶奶同意后,查看了所谓大学辅导员发来的微信。根据微信发来的诊断书照片,还有对方催促汇款的语气判断,基本可以认定为电信诈骗。张奶奶听说之后还不相信,觉得银行阻拦汇款耽搁了孙子的治疗,坚决汇款。大堂经理无奈之下一边安抚张奶奶,解释诊断书P图痕迹,一边悄悄示意同事报警。最终民警通过其他方式联系到张奶奶的孙子,真相大白。
金融风险小贴士
第一,要妥善保管个人信息手机号码转让。在非必要情况下,不向陌生人提供身份证号码、工作单位、家庭住址、职务等重要信息。在相关网站输入账号、手机号码、查询支付密码等重要信息前要谨慎核实域名真实性,不点击可疑链接,不连接来历不明的无线网络,不扫描非正规渠道获取的二维码。
第二,培养良好的支付习惯也很重要手机号码转让。比如说,接到熟人要求通过短信、微信、微博、QQ、邮件、语音等形式发送的转账请求,或询问银行卡、网银密码等重要信息时,要通过打电话核实确认;陌生人或长期失联的“熟人”要求汇款时,必须保持谨慎多方求证,遇到可疑情况及时向公安机关、银行、电信运营商等机构咨询;如果确实需要向对方转账,应尽量选择次日到账的方式,事后还要再次核实,如果有异常及时申请撤销。
第三,绝不出租出售“两卡”,就是电话卡、银行卡手机号码转让。要保持警惕,不轻信他人,不贪图小利,绝不出售、转让、出租、出借或者购买银行卡、支付账户(微信、支付宝等),以免给不法分子提供“作案工具”。如果发现出售、出租、出借电话卡、银行卡等犯罪行为,要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。
内容来源:中国银行徐州分行